兰州新文广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订票电话:09318623786

 
您的位置:主页 > 最新动态 >

交响合唱《南梁颂》的文化力量

发布人:lzyyjt 发布时间:2022-03-11 14:08 浏览:

交响合唱《南梁颂》的文化力量

夏滟洲

摘 要:交响合唱《南梁颂》作为一部表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辉煌历史的大型作品,采取交响乐思维,以精巧的构思和现代作曲技术手法的运用,艺术地呈现了中国革命历史进中的南梁变迁。在音乐创作中,基于使命承担与时代书写,主题选取与其所要表现的区域文化与历史现场的符号紧密结合,结构安排与其所要做的叙事表达与价值追求有机相融,从多方面将陇东革命民歌加以阐发,传递中国革命精神,从而为中国当代合唱创作留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精品力作,散发出隽永的红色文化力量。

关键词:交响合唱《南梁颂》;文化力量;音乐分析


 

“走出记忆的窑洞,山丹丹依然火红。追随先辈的脚步,后来者还在长征。红色的根据地,革命人永远年轻……”9月27日晚,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张千一作曲、屈塬作词的交响合唱《南梁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以恢弘的交响合唱演绎发生在陇东南梁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故事,以精湛的艺术表达诠释积淀在南梁地区的时代精神和丰富意蕴向建党100周年致以最深情的礼赞,向伟大祖国致以的最崇高的敬意!让观众在优美的旋律中回顾百年党史,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一、一部具有艺术高度的精神赞歌

交响合唱《南梁颂》以位于陕甘交界的“梢山”(西北人对山区的称呼)之中的一个小村镇--南梁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为原型,利用组歌形式,融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独唱与合唱、男中音独唱于一体,艺术地呈现了20世纪20-30年代发生在南梁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成为第一部表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辉煌历史的大型音乐艺术作品。

(一)《南梁颂》的成功,与其精巧的音乐创作构思密不可分

这精巧,集中体现在其固定乐思功能一般的“信念之力”提炼发挥之中。叙事的文化现场——陇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地区,既有陕北文化圈的主要特点,即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混融性又有用关中官话演唱的接近陕西民歌风格的特点,以致音乐色彩在甘肃区域独树一帜。倘要在一部全景式作品中将陇东地区多元音乐风格协调处理,得找准联结点。另一方面,南梁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一个高原小镇逐步发展壮大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从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后,又扩大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继而转变为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大本营;从荆棘密布、峥嵘岁月走出的南梁,又步入新时代、持续走向共同富裕,面对这一多重叙事,词与乐皆需要一种结构力去统合、渲染。

《南梁颂》共八个乐章,分别撷取南梁地区人民在革命斗争、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和极具西北地区文化现场的符号,如“黄土地”与“崖畔”,“窑洞”与“油灯”,“高原”与“沟壑”,嵌入歌词,和于曲中,统合在具有双关意义的“信念之力”中,在全局性与地域性的融合观照中叙事。其中,第一章《永远的根据地》、第二章《信仰之船》、第六章《高原记忆》和第八章《南梁颂》讴歌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第三章《金城望》和第七章《嗬儿嗨》再现众志成城、艰苦奋战的壮美岁月,第四章《窑洞抒怀》和第五章《赤子情礼赞革命者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同甘共苦的深情厚谊。三个板块的内容贯穿于以陇东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为“信念之力”主题的结构之中,既在不同侧面展现了南梁精神内核,又在鲜明的地域色彩上点亮了红色主题。八个乐章中,各章都相当于一个发力点,既可以独立成篇,描绘一个个特定场景,又能够连成一个全景式画面,浑然一体;多样的合唱形式,融戏剧性与抒情性于一体,前者如女声独唱与合唱《信仰之船》、男声合唱《金城望》,在叙事中,调动了乐队的交响化表现手法与合唱的情绪渲染,在二者双向交叉的形态中不断发展,张力尽显;后者如混声合唱《赤子情》《嗬儿嗨》和女高音独唱与合唱《窑洞抒怀》、男中音独唱《高原记忆》,融抒情、叙事与歌颂为一体,既有时代宣言的展示,又有意蕴悠长的抒怀;也有将戏剧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混声合唱《永远的根据地》《南梁颂》,首尾呼应,点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红色江山的传承人,再写新篇章”,集中地展示了坚定的信念之力。

(二)建构全曲“信念之力”基础的,来自一首唱响全国的陇东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

作品视八个乐章为一整体来统一构思,将该主题贯穿于第一、第四和第八章,各乐章还具有明显对比,类似固定乐思的处理手法,使全曲风格统一,主题强化,可谓构思之精巧。

 

回溯历史,一位世代生活在陇东但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因为红军到来解放了自己的家乡,分得了田地而喜上眉梢,还由于他积极配合生产工作,当选为劳动英雄,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正是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刻,孙万福即兴朗诵出:“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的诗句(见谱例1),成就了这首陇东民歌的经典流传。在《永远的根据地》一章,开始的乐句为向心式旋法,具有型的信天游“五度三音列”结构特征(见谱例2),高度赞叹的语义性,由弦乐队奏响顿音效果,充满激情、跳跃奔放;接下去是木管乐器歌唱性的转接,音乐被色彩性包围,感情强烈,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信天游固有的、强烈的悲壮之美。其后主题每一次再现,都成为叙事的节点,显出歌词表现维度,强化音乐统一风格。


 

《窑洞抒怀》中,当女高音唱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句,合唱出现“高楼万丈平地起”的旋律,但也只有2小节,其后的音乐却巧妙地按“五度三音列”结构,以度一四度一二度一二度一二度关系连续向上推进,并在音乐的期盼中,唱着喊着表达了人们对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敬仰与感激,到女声独唱由衷地道出了“地基是老百姓”,达到了乐曲的高潮,亦将升华的现实主义歌词创作手法予以揭示。

在末乐章,“高楼万丈平地起”主题再度回归,铜管乐器恢弘的音响描绘时代巨变,混声合唱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高歌新时代艺术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书写。伴随着原民歌中高亢音调激动升华,歌词巧借原民歌“高楼万丈”一词在传递南梁精神的同时,又以浸润时代特征的红色文化力量,真实和真诚地唱出了“大生产的歌儿还在传唱,打江山的人们奔小康”,调性由F大调转到D大调,透明而光亮的色彩,照亮赞颂的音调伴随着行进的律动,温暖而纯净;表情上,从自信到坚毅情绪的不经意的改变,更向世人昭示了一个革命化的现代南梁,初心不忘,精神永驻,“史册里铭刻,长路上回望,星辰大海的梦里,少不了黄土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品直抒“红色江山的传承人,再写新篇章”,咏唱美好前景,恰如“高楼万丈平地起”主题中的一字一腔,按四度一二度关系排列,在四度之内跳进,既自由又稳定。由高到低的旋律线条,带着信天游整体落降、升腾趋势,在情感的积聚中迎来了全曲的高潮,灿烂辉煌。“信念之力”结构张力具有了一种震撼心灵的艺术之力,从而使交响合唱《南梁颂》不仅仅是停留在讴歌南梁精神的音乐创作,而升华成一曲献给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精神赞歌,可谓一部精巧的音乐文献。
 


 

二、一部具有情感温度的时代颂歌

交响合唱《南梁颂》作为一部主题非常鲜明的艺术作品,在近年来主旋律主题的艺术化表达中,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就在9月27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演出现场,结束后满座观众起立,响起一波又一波热烈掌声。那一刻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情感温度,同时感受到北京观众对交响合唱形式既不生疏,对现代音乐风格亦不排斥。

(一)有情操的故事、有情怀的创作、有情感的表演,系于交响合唱体裁的运用之上构筑了一部有温度的颂歌

《南梁颂》采取交响乐构思结合合唱写法,运用丰富且富有现代理念的创作技法,营造出磅礴的气势、细腻的音响、巨大的张力与时尚的动感,体现在多个方面。像《金城望》章,一阕悲剧性的进行曲,开始在律动极强的快板中,突出的铜管乐器以等分型节奏配合曳的三连音节奏吹出号角之声,音势动感倍增,宛如战争狼烟四起。其后的乐汇时而急促昂扬、时而紧张突变,生动地描绘了南梁根据地紧张、浓烈的斗争气息。男声四部合唱庄重肃穆与大气磅礴情绪中涨落,音乐的三次往复,或改变织体写法、增强力度,或变换复调写作手法、改变合唱层次,换着角度叙述历史;当主题第四次再现,旋律隐伏着原主题骨干音,细分为同音反复,宛如红军长征路上屡遭围追堵截的情景;最后一次,用向上二度模进再现前面主题的办法造成情绪的高涨,效果强烈,渲染了南梁紧张的形势和民众激愤的情绪,唱出了远望南梁如火如荼、凄凉悲壮的历史场景。

再看《永远的根据地》,采用三部性结构写成。呈示部运用“高楼万丈平地起”素材风格上明显地揭示出“陇东”地方性的文化空间现场,经过一番交响化处理,乐队与合唱在相互交织、融合中逐渐形成难以剥离的一个流动立体的音响,加之原民歌本来就是陇东百姓对革命历史事件的个性化发挥,陇东特定空间更为鲜明,随歌词唱出“每天清晨迎来东方红”,音乐以和弦外音移花接木式地幻化为华池山庄地区流传的《骑白马》(主题音调与陇东合水县民歌《煤油灯》、陕北子长县《骑白马调》和李有源编曲《东方红》同源)音调稍一露面旋即回到《高楼万丈平地起》主题上。乐队在这里的表现成分与合唱队并驾齐驱,有些部分的器乐写作甚至大大超过了合唱部分的表现力。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与《高楼万丈平地起》相继呈现,如出一辙的色彩性、地方风格的同源性、情感表达的亲切与内在性;歌词的戏剧张力与音乐共进退:表面上是普通百姓对领袖的赞美,却潜在地将地方的斗争史与国家的革命史有机地交融起来,词曲合力使原民歌超越了地方性而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资源,使新创作的《南梁颂》成为既具地方性又超越地方性的革命记忆,还不乏时代性和交响性。

同样是交响合唱的写作,《南梁颂》不少合唱段落的写法,具有鲜明的器乐写作特性。如《信仰之船》结尾,当独唱“信仰之船永不迷航”音一落下,合唱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两小节的上扬动机,恢弘的气势烘托女高音铿锵饱满的歌唱,效果庄重、震撼,在交响乐队雄浑有力的推动下,张力十足,令人心潮澎湃激昂。正是由于交响合唱体裁的意涵,给艺术家为弘扬南梁精神的创作提供了人声与器乐交响的有机载体,基此形成荡气回肠的红色题材作品,十分感人。
 


 

(二)接地气的音乐、有根脉的精神、具标识的表达,化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成就了一部有温度的颂歌

这温度来自黄天厚土,来自民族根魂,来自一位在民族民间音乐领域积累了深厚功力的作曲家的创新表达。《南梁颂》不仅鲜活地将陇东地区流传出的经典革命音乐元素加以发挥还吸收了当地民歌素材,于大气、高亢、明朗、舒展、风趣之中,写出了“陇东”地方性白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质。

《南梁颂》全曲使用陇东当地流行的民歌6首,但基本在作曲家娴熟的作曲技术和大量现代元素的处理中,音响非但没有不协和的感觉,反倒十分新颖,可听性极强,洋溢着现代人的精神风貌。概观之,作品对民间素材的运用,存在着三种做法,值得总结:

一是将原民歌作动机化处理,赋予其新的气质。如前面所引陇东革命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主题在全曲中的三次出现,每一次发展出的旋律或作节奏拉伸,或将结构作非方整处理,皆富新意,因此每次听起来既熟悉、亲切,又新颖、奇巧。如华池流传的《冻冰》,本是一首通过唱月令而起兴的小调民歌,曲风多歌悲戚而少欢娱,但在第五章《赤子情》中,序奏之后出现在板胡声部,情绪却是轻盈欢快、充满乐观情绪,乃是由于秦腔板胡的使用。作品在保留“秦声”特性音的基础上,通过对主题节奏、节拍的变换使用,再配上打击乐的诙谐之风,刻画了陇原儿女素来朴实、正直、善良的性格。

二是给传统民歌填上新词,然后在节奏、曲式结构、声部构成上来使作品得以扩展。如华池山庄流行的民歌《推炒面》,整体用在《嗬儿嗨》呈示段,虽然歌词不同但篇幅等长的结构,以及熟悉的劳动旋律领和相间的演唱形式,以重现边区军民男人开荒地、女人纺线线生活的积极热闹,通过富有变化的多段体造成段落间的对比来寓意今日人们的不忘初;与家喻户晓的《军民大生产》(1941年8月张寒晖编曲整理)中加花处理、音符密集的写法相比,《嗬儿嗨》更趋简朴。中部出现的民歌《绣金匾》主题,原为陇东当地一位木匠歌手汪庭有采用同名民间小调《绣荷包》创编的《十绣金匾》。《绣金匾》主题的整体搬用,意在表现陇原儿女记忆深处的温情,陇东民歌常见的商调式,和围绕调式中心音或主要支持音向上或向下四度的跳进,起伏较大,明朗抒情,色彩鲜明。

三是不囿于某首民歌的具体素材,而是概括地根据民歌的特征提炼出核心材料后重新构思。《南梁颂》中,为女高音与合唱的《窑洞抒怀》就采用这种原则谱写。作品基于民《五更月》隐伏音列“re-sol-la-sol”中最具特色的“商一徵”四度音调提炼出“re-sol-fa do-re”音列,来构筑主题旋律,先是引子中四音音列作四度下行,在不断交替转接中,弥漫着一片沉思回忆心绪,女高音做同音反复、阶梯型进行的吟唱,是深情款款的“歌谣风”铺陈,最后终止在徵音上,调性及旋法保证了作品的陇东地方特色。经过起、承、转、合的叙事之后,音乐走向舒展、悠扬、鲜明的高原风,却又带着陇东地区流传的信天游灵活自由而不避方言俚语的唱词选用特征。

《南梁颂》所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空间现场,基于民歌素材的选用原则得以实现,由此一改常规。通常一部红色主题作品,倘要以颂歌、进行曲等共性语言、类型化表达极强的体裁来承载,是很难突出其民族性的,然而,八个乐章交响合唱《南梁颂》中,民歌素材的运用与民族特点的体现处处可闻。各乐章既注意到了音乐庄重、雄伟的气势和强烈的时代感,又注意到了中国人民斗争的实际生活和红色资源的历史感,还注意到民族风格的把握和对民间音调的吸收,如此像一些健朗、铿锵的音乐,都不乏亲切的中国韵味。整体上,作品遵循“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一真理,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一部直贯灵魂信仰的文艺史诗

南梁,既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又承载着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是一片凝结着初心和使命的红色热土。回首南梁革命斗争历史,几乎在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都有相应的歌唱作品问世。正是由于革命让西部音乐产生了新质,清一色来自社会底层的农民承担起陇东革命民歌的创作任务。在历史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一群有信仰、有担当的艺术家继承传统,接通了红色土地上的革命文化记忆。

1928年10月,当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不久,陇东革命音乐文化历史抒写进程也随之开启。传颂在南梁人民自发的歌唱中,如《后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即广为流传标注为陕北民歌的《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就是一首歌颂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队伍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以及陇东百姓对革命队伍的衷心拥护。及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中国革命的中心延安后,陇东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陇东音乐与延安音乐开始互动频繁。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到陇东,到“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陇东分会”成立,除专业工作者如马可的《陇东青年进行曲》、张寒晖编曲《边区十唱》外,有如上所述农民群众孙万福、汪庭有、刘志仁等自发创作的革命民歌等,用朴实的歌声直入灵魂,真切赞颂革命领导人,感谢共产党为他们做的一切。同时,这些民歌汇入陕甘宁边区民歌系列,成为形象化的党史资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刻,每一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赓续南梁红色之脉,深挖南梁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一如张千一与屈塬精诚合作,以时代的视角和方式讲述中国革命的故事,讴歌高楼万丈的伟业奠基在南梁,人民江山的地基“就是老百姓”,展现时代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之间“心心相印”,淬炼出了一部南梁颂歌。

基于音乐表达,交响合唱《南梁颂》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可听性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观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延安文艺精神的现实回响,深化了作品的“信念之力”构思理念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月,讲话精神传到陇东延安文艺工作者的一些独特创造亦同时传人陇东,比如秦腔板胡就是一例。陇东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但语言却以关中官话为主,夹杂有部分晋语(陕北俗称“上面话”),加之地貌与陕北接近,导致文化也有着较高的相似度,但音乐风格却是典型的“秦声”。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新秧歌运动蓬勃兴起,陕甘宁边区的一些新音乐工作者如荆生彦(1913-1960),将相对完备的板胡施以改革,发明“倒把”“楼弦”“泛滑”等板胡演奏技巧,创造性地用于秦腔伴奏,取代了秦腔伴奏中的位于领奉位置的二股弦(亦称硬弦、二弦子),故称秦腔板胡;随着秦腔的传播,同时用于音乐演奏,板胡独特的音响表现,以鲜明的关中地域个性,成为最能代表“秦声”的一件乐器。在《赤子情》中,板胡的几次亮相,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还极易让人想起80年前板胡在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形象化、典型化的历史影响。

通过一件乐器的运用,彰显了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信念之力”的重视,而突出歌词创作的政治性。同样基于“信念之力”,既观照了在延安发出“自己动手”号召而兴起大生产运动,又响应了在新时代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宣言。昔日(1939-1945)的陇东,一直是延安保障供给的重要来源地;今日的南梁,自强不息的万众一心奔小康。于是,《嗬儿嗨》歌词用双关语唱出“还是那首歌,火热又豪迈……还在大生产,初心不曾改”,依然是男女声交替领唱合唱,劳动的节律与雄赳赳的步调相应;在呈示段往中段进行中,尾奏转到D羽调式(第42-52小节),很快在间奏中又回到C宫系统的 G徵调式,听觉上一片明亮,宛如进入新时代,还是那首歌(《边区十唱》),还是那些人,继续大生产,初心不会改。

(二)置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观照,续写了合唱音乐创作新成就

历史上,中国合唱音乐在《黄河大合唱》问世前,先后有李叔同《春游》(1913)、赵元任《海韵》(1927)和黄自《长恨歌》(1932)流传,都堪称中国早期合唱音乐经典。当《金城望》响起时,无论是合唱织体的写作、结构形式的设计,还是向心式旋法的律动、主题内容的表达、音乐情绪的安排,以及在全曲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皆为第三章),还有调性安排如D大调充满悲情的色彩与e小调具有忧郁、悲伤的情绪,都好似90年前黄自创作的《渔阳鼙鼓动地来》(《长恨歌》第三章)的时代回响。唯一不同的是,今日之闻黄自大作,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两阕作品,都直面国难,只不过一部是作曲家的亲身经历,一部是作曲家的当代观照,但他们无独有偶地都用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异曲同工的手法,十分妥帖地创作出适合于群众审美能力的合唱,前后相承,必定会接受时代的考验,常听常新,经久不衰。
 


 

本质上,《南梁颂》的创作题材选取,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别致。其中,不仅革命主旋律题材与现代意识的实现有机交融,具体到写作上,如西洋管弦乐队加上几件传统民族乐器点缀,以特殊艺术效果既缅怀了历史,又礼赞了当代。同样源自“信念之力”的创作,还上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民歌合唱”保持了一脉相承的关系。作为一种历史意义的创造,“民歌合唱”在一段时间以来难见盛行,是民歌资源挖掘已尽?还是技术观念表现手法之不足?抑或囿于其他原因?如今,随着《南梁颂》的问世得以回答。我们相信,只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存在,不放弃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书写,必定会传递中国革命精神。这,就是一部作品所具有的红色文化力量。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一部为时代而歌的优秀作品,能做到优秀,在于其既有史诗性的艺术表达又有深沉的哲理思考,还能将合唱所具有的巨大的题材容量和丰富的可塑性充分发挥。在中国当代合唱创作之路上,交响合唱《南梁颂》沿着《黄河大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长征组歌》的航道,以丰富的人声色彩、交织的多声思维和多变的管弦烘托,开掘出了一条新路,做到了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人民的思想,艺术上反映群众的审美爱好,创作上体现对合唱艺术的实质上的创作与增添。同时加强创作构思“信念之力”的挖掘,以更高的视角将2009年总结的“南梁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进行艺术化表达。我们的艺术家充分开掘红色革命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彰显出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正是由于一部精当的选题,把一个未曾因岁月流逝而褪色的“红色南梁”艺术地表现出来,可见交响合唱《南梁颂》的成功,无疑是一部受人欢迎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本文是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编号20ZD17)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基于'腔词关系’理论的中国当代声乐创作研究”(编号21BD056)的阶段性成果。)

夏滟洲:浙江音乐学院教授